website stats

Thursday, March 21, 2013

[POTS]: 「面對錯誤」的艱難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面對錯誤」的艱難
Mar 21st 2013, 13:27

文/陳虹穎

316樂生大遊行的訴求「面對錯誤,遷移機廠;土方回填,重建樂生」。8年多來遭強拆、挨告與迫遷的折磨,終於由監察院調查結果,向社會大眾證明:原先捷運與樂生本可雙贏。何苦讓樂生院民揹上阻礙發展之罪、然後被迫流離甚至因工程開發,面臨不定時山崩的危險?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手繪城市—看似一件很無聊的小事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手繪城市—看似一件很無聊的小事
Mar 21st 2013, 13:30

文/黃郁齡

書名:手繪城市:畫遍全世界(The art of urban sketching)
作者:加百利.坎帕納里奧(Gabriel Campanario)
譯者:邢曼雲
出版:積木 2013/01

以城市為主題的畫冊很多,而這本「手繪城市」一開始看來似乎與其他同類型的畫冊沒有什麼不同。裡面收集了各個城市裡、各種風格不同的城市寫生作品。看到這本書,起初最想找到其他寫生人在我去過的那些城市裡面,是否畫了我看過的風景,我翻找了巴塞隆納、巴黎、威尼斯、柏林、首爾,然而卻在書裡發現,即使是同樣的城市,也許我們都會被那些被標好五顆星必遊的景點所吸引,可是正因城市不斷流動,有太多可以發現的新的事物,有所有的不可預期的相遇,容易被忽略的小角落,但即使畫的主題不同,這些城市的特有氣氛卻透過各個畫家之手表露無遺。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POTS WORLD:破世界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POTS WORLD:破世界
Mar 21st 2013, 12:34

部落不要電力公司給的錢!!
該電力公司支持一項足以毀滅亞馬遜的水庫興建案

根據長期抗爭亞馬遜水力發電開發的「看守亞馬遜(Amazon Watch)」報告,巴西國家電力公司 Eletrobras 為了在原住民 Kayapó的領域裡進行美山水壩(Belo Monte dam)的建造,願意出資九百萬做為交換,但是遭到超過24位Kayapó聚落領導者(其中領袖kaapoi已經衛星谷河抗爭三十年了)的回絕。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從商品到公屋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從商品到公屋
Mar 21st 2013, 13:25

文/潘欣榮

內政部本月舉辦以房養老政策的分區說明會,讓老人將房子抵押給政府,然後依據房價高低、按月獲得生活費直到終老,這可讓擁有不動產但缺乏收入的老人,能藉其不動產而取得保障終生的生活所需。此案雖有35萬戶潛在需求量,但因政府財政負擔重、故目前僅開放100位試辦。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業務部手記:喜憨兒餐廳用餐記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業務部手記:喜憨兒餐廳用餐記
Mar 21st 2013, 12:19

文/賴敏雄

無意間在網路看到喜憨兒餐廳EDM,於昨天去了一趟他們位於捷運海山站的喜憨兒土城餐坊用餐,他們訓練有素,認真及誠懇的服務態度,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在這油電雙漲的時刻,大大降低民眾捐款意願同時,其實換個方式支持社福團體,也能將您的愛心傳遞到需要的人的手上。根據喜憨兒基金會公佈2011年平均收入報告顯示,有57%來至事業收入(如:烘焙屋,餐廳,工場⋯等),捐款收入為26.9%,補助收入為15.6%。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除了捐款之外,多多光臨喜憨兒烘焙屋,餐廳或工場,也可以將您的愛心化為他們的收入與肯定。其實幫助喜憨兒很簡單,無論是買個麵包,吃一份簡餐,喝一杯咖啡,用一個下午茶,多帶一位朋友,訂一份禮盒,買一份餅干⋯.等,這些小小的行動及付出就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忙及善款短缺的喜憨兒。如你是企業的負責人更可提供一份工作機會給他們,讓更多的成人身障朋友,從被服務者轉換成服務者,讓他們可以回報社會也成就自己。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城市、媒體、資料庫的行動主義: 專訪YOHA與鄭淑麗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城市、媒體、資料庫的行動主義: 專訪YOHA與鄭淑麗
Mar 21st 2013, 14:29

文/蘇盈如

英國媒體藝術家Graham Harwood、Matsuko Yokokoji於1994年相識合作,2007年組成YOHA(日文「餘波」之意)一起創作,兩人是工作伙伴也是愛情同志。鄭淑麗獨立拍攝的情色科幻片《I.K.U》(2001),從1990年代開始參加國際雙年展、柏林跨媒體藝術節(transmediale)或由企業、美術館委託創作,國際美術館也收藏了其作品。三個人是認識許久的朋友,藉由柏林跨媒體藝術節剛結束,中央研究院的culture mando計畫(文化入口網站)邀請他們來台進行對話。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扮裝派對,華麗搖滾——亞洲酷兒們的心碎俱樂部《搖滾芭比》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扮裝派對,華麗搖滾——亞洲酷兒們的心碎俱樂部《搖滾芭比》
Mar 21st 2013, 15:52

文/曾芷筠
圖/蘇盈如

最近在與韓國友人的聚會上巧遇這樣的搖滾場景:男同性戀者、扮裝皇后、電影導演、演員、藝術家、酷兒們齊聚一堂,戴上金色長假髮和黑色墨鏡,跟隨著銀幕裡播放的電影,唱著《搖滾芭比》(英文原名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憤怒的一吋,以下簡稱芭比)裡的歌曲,一首接著一首。幾乎每個人都熟悉這些旋律,都能哼上幾句英文歌詞。一個敏感的韓國女孩第一次聽完〈愛的起源〉(The Origin of Love),震撼於歌曲裡描述的內容,偷偷躲進房間裡落下兩行清淚。歌詞是這樣寫的:「第一次遇見你,我們才剛被切成兩邊,你看著我,我也看著你。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卻想不起是誰,因為你滿臉是血,我眼裡也是血。你模糊的表情裡面,有和我相同的撕裂,痛苦穿過靈魂在蔓延,那撕裂劃成一線,在心上面,這就是愛。」想像著兩個原本完整、卻受天神懲罰因而被劈成兩半的人張開雙臂擁抱對方,做著愛期盼能再度合而為一的畫面,沒有人能不被感動。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為和平而戰? 以和平為身體戰場的沖繩高江住民及濟州島江汀村民(上)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為和平而戰? 以和平為身體戰場的沖繩高江住民及濟州島江汀村民(上)
Mar 21st 2013, 14:06

文/蘇盈如

40分貝的環境會使人情緒波動,70分貝以上除失眠,還可能耳聾,而軍事基地飛機噪音在105分貝以上。美國國防部統計,2010年美軍在150個國家有軍事設施。在2011年全球143餘萬美軍(多為工人階級)中,有3.4萬駐守在日本。伊拉克戰爭統計罹難平民人數達9-10萬人。2012年美國軍費開支全球首位7111億美元、中國列居第二1430億美元。Patricia Kime研究、CBS報導指出65%的軍人遭受焦慮、失眠、易怒、沮喪所苦,而美國軍方無法提供足夠的精神治療。冷戰時台灣曾有能力發展核武,1988年受限於《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美國施壓終止,目前擁有製造化學武器的能力。我們習慣國家行政與無公共利益資本結合後強加身上的暴力,但是面對以國家安全為由的武裝暴力呢?總是難以想像被誤殺的伊斯蘭教平民在新聞上不斷出現,如果居住、生活在軍事基地旁的是我們呢?前幾周來自濟州島反海軍基地的S0S組織成員及沖繩反美軍基地高江小組訪台,記者在跟行動者聊過以後,決定脫離亞洲這個框架,嘗試理解和平行動在國家暴力下的身體抵抗,人在軍事基地旁邊是什麼模樣。這將是始終迴避美中夾雜國家安全問題的台灣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面對國際新聞中武裝衝突的介入辦法。

read mo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Thursday, March 14, 2013

Confirm your unsubscription from '[POTS]'

To confirm that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updates from '[POTS]', please click on the following link: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confirm/Nk8x6n/RBTM9


If you weren't expecting to receive this email, then simply ignore it and we'll go away.

Confirm your unsubscription from '[POTS]'

To confirm that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updates from '[POTS]', please click on the following link:

http://blogtrottr.com/unsubscribe/confirm/Nk8x6n/3RkwsP


If you weren't expecting to receive this email, then simply ignore it and we'll go away.

[POTS]: 施打網路的日子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施打網路的日子
Mar 14th 2013, 10:15

文 / Fran T.Y. Wu

書名:冬季不連線:關掉網路過日子
作者:蘇珊.莫莎特
譯者:洪慧芳
出版:台灣商務 2012/11

美裔澳洲籍專欄評論家莫莎特(Susan Maushart)的《冬季不連線》遠比想像中好看,兼顧了幽默風趣的體驗敘述與較客觀的評論。歐美常見這種記者/專欄作家藉由親自體驗某某種類的生活後所產出的經驗性報導文學,早前的《我在底層的生活》、《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和《環保一年不會死》都是類似的作品,而《冬季不連線》說的則是「網路斷線」的故事。在一個科技幾乎蠶食了我們所有日常生活,人人都難以避免隨時隨地「網路上身」、甚至開始有人主張網路是基本人權的年代,要做到半年不上網、不看電視,困難度可能和戒毒差不多。儘管每樣東西都有正反兩面,但當整個人類文明都陷入這種集體網路上癮、分享上癮的喧囂狀況,讓人幾乎要懷疑《駭客任務》所預言的世界有可能是真的。特別是如果臉書上所「展演」的生活動態相對(或甚至)比真實生活還重要的時候,別說真實/虛擬的界線已逐漸被打破,恐怕連真/假、網路人格與真實自我都將難以分辨了。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慾謀》:黑色水晶做成的兔子洞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慾謀》:黑色水晶做成的兔子洞
Mar 14th 2013, 10:23

文/但唐謨

韓國導演朴贊郁的作品實在不多,想來想去就只有他的《復仇三部曲》,和更早那一部讓我震驚不已的《共同警戒區JSA》;然後他最近還用iPHONE 拍了一部有趣的短片《Night Fishing》。突然間發現,他居然被好萊塢「收編」了。據我所知,美國的影迷對他的《復仇三部曲》崇拜得不得了,想必應該是進入好萊塢的原因之一吧。這部非常有趣的驚悚片《慾謀》,故事架構取材自希區考克的《辣手摧花》,描寫一個生活無聊的小女孩的生活當中,闖入了一個迷人的叔叔,於是在她心中翻攪一陣波瀾,而這位性感的叔叔,竟然是最可怕的人。希區考克的《辣手摧花》玩弄懸疑,驚悚,非常好看;同樣的題材到了朴贊郁手中,卻變成帶著點幽默和變態,而且在視覺上精緻求工的作品。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荒野的啟示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荒野的啟示
Mar 14th 2013, 10:11

文/ 海德

藝人:The Joy Formidable
專輯:Wolf's Law
發行:Canvasback

當今英倫樂壇大概找不出第二位與Ritzy Bryan相似的女主唱兼吉他手,萌系童顏但有暴暴女屬性還兼會炸吉他音箱,扮演時而認真時而癲狂的小隻蘿莉女伶,只有當年撫媚性感的Tracy Tracy差可比擬。但The Joy Formidable擁有這樣突出的台前人物是優勢也是弱勢,他們的風格侷限在只唱青春、堆砌快速節奏的噪音,或是模仿前朝英搖的女聲樂團,不過每張作品均會小幅進化的他們,終於迎來蛻變的新作《Wolf's Law》。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中年大叔筆下的蘿莉,與燦爛小宇宙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中年大叔筆下的蘿莉,與燦爛小宇宙
Mar 14th 2013, 10:10

文 / 曾芷筠

書名:奈良美智48女孩
作者:奈良美智
出版:一起來出版 2012/11

有一說是奈良美智畫筆下彆扭、生氣、長不大的小女孩隱喻著日本人戰後的精神狀態,這本插畫圖文集是2006年起筑摩書房書訊雜誌封面的集結,加上2008年48歲的中年大叔到歐洲旅行,寫下的夢遊一樣的文字。看似無助又寂寞的小女孩在可愛的綺想、魔幻的自然中潛行。眼睛包著紗布繼續對世界微笑或發脾氣,她不需要別人告訴她方向,她自己會找到,也似乎隱喻了在這個核災後餘生、國家失能、資本傾軋的全球世界裡,年輕人們在自我小宇宙與龐大外在間迷失、卻不斷前行的穩定力量。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從實驗電影、文學創作般的書〈離席〉 到如詩如畫似舞似哲學的《○》與《宣(言)癖》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從實驗電影、文學創作般的書〈離席〉 到如詩如畫似舞似哲學的《○》與《宣(言)癖》
Mar 14th 2013, 10:20

文/李幼鸚鵡鵪鶉

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獎/最佳原創精神獎5部入圍的短片各有各的神采魅力。我看得驚喜,不止一遍。但要寫film review(s)竟是高難度挑戰,折騰得半恐,依然只能隔靴搔癢。拜讀Ms.黃以曦的新書〈離席〉,字字珠璣,句句哲思。譬如,「電影是怎麼開始的?電影似乎總是,直接就開始了。」或者,「看電影,原來是一種雙重的不在。我們離開了外頭的現實,卻也不曾真正進入銀幕上的故事。」還有,「關於電影,再法西斯的作者也勒令不了完美的約制,最專注的觀眾也老要分心。」甚至,「電影永不結束,離開的總是我。」黃以曦的書既是電影論述又可以當成文學架構來閱讀。就當我在對卓越實驗短片不知從何下筆時,有所啟發:誰說實驗電影只是電影?!甚至,黃以曦的書更像實驗電影!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音樂靠邊站:《Exai》、《Czarface》、《KILLmatic》、《Bass For Your Face》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音樂靠邊站:《Exai》、《Czarface》、《KILLmatic》、《Bass For Your Face》
Mar 14th 2013, 10:24

本週站主 / 愛吹倫

藝人:Autechre
專輯:Exai
發行:Warp Records

英國Manchester實驗電子雙人組合Autechre從1993年的首張專輯至今已有20年光景,由早期的Ambient Techno/IDM到2005年的《Untitled》轉變為更複雜的歌曲結構與節奏,可見其旺盛企圖心。而2010年的《Oversteps》堪稱近期代表作,將新舊風格成功融合,第11張專輯《Exai》延續了前作路線,更一次帶來兩個小時的雙CD饗宴,將強盛的創作力表現無遺。黑暗與不定的特色依舊主導了整張專輯,除了有超過9分鐘的長篇巨作〈irlite (get O)〉、〈bladelores〉與〈recks on〉足以展現編曲功力之外,Dubstep元素的加入也讓他們的音樂增添新的一頁。

藝人:Czarface
專輯:Czarface
發行:Brick Records

Czarface是由Wu-Tang Clan (武當派)成員Inspectah Deck與Boston知名underground雙人團隊7L & Esoteric組成,他們早在1999年就已合作過,但一直到14年後才再次聚首,這次乾脆一起弄張專輯。封面的靈感來自知名漫畫家Jack Kirby (Captain America),展現了他們想要在Hip Hop場景中創造superhero的意圖。這張有來自武當同門Ghostface Killah與Cappadonna以及當紅的Roc Marciano和Action Bronson等人相助,製作方面當然由7L獨挑大梁,DJ Premier也參與了〈Let It Off〉一曲。以他們的實力來說,本來就無須太多援助。7L以90年代的東岸Hip Hop為藍圖,開創出一個新局面,可說是本作的重點。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非核後的幸福對策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非核後的幸福對策
Mar 14th 2013, 10:26

文/ 潘欣榮

非核家園遊行,讓20萬公民用雙腳擺脫長期被兩黨綁架的非核僵局。長期以來,在野黨迴避提出產業政策配套,更藉公投主文爭議謀政黨利益的盤算。至於執政黨和財團,則利用不景氣造成的阮囊羞澀,聯手以「核安可以控制、電價不能控制」來要脅人民。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美國「重返東亞」的河蟹外交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美國「重返東亞」的河蟹外交
Mar 14th 2013, 10:28

文/ 陳虹穎

自美國向世界宣布其「重返東亞」的決心以來,面對各小國「經濟趨中、安全趨美」的態勢,美國以安全軍事的外交壓力,逼迫各國進行不對等的自由貿易協商,意圖挾軍事優勢讓各國吞銷美國牛與豬,力追出口經濟上落後中國的趨勢。另一方面,又掌握東亞各國恐懼朝鮮核武未爆彈之心理,介入強化韓國的海陸空軍事演習,並據此在東亞大張美軍基地。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反核或是反核災?:燃料棒如何改變世界歷史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反核或是反核災?:燃料棒如何改變世界歷史
Mar 14th 2013, 14:39

文/蘇盈如

在309廢核遊行的照片上,最頻繁出現的生物就是小孩。然而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未來,就是由那些憂慮台灣經濟發展、恐懼貧困、堅定信仰下一代幸福的大人,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記者懷疑任何一個世代有能力去擔心未來、甚至替未來做準備。此次全台超過20萬人次(各種說法的最高值)的遊行現場,令媒體、立委、政府不得不面對,也使一般人有機會思考、介入能源政策。然而,自主參與的群眾是恐懼核電廠所帶來的災害而訴求廢核,抑或絕對反對核能發電並無能判斷。如果核電完全安全,是不是就可以矇著眼接受它繼續運轉,或者用另外一種方式,以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取代?如果以遊行人數,或在警力淨空道路的維持之下,以此來評判政府口中的「公民力量」,這不僅是一個太低的,也是令人憂慮的標準。《破報》做了好幾期反核報導,2006年〈No Nude vs. No Nuke〉寧裸不核行動藝術、2009年〈一粒沙、一粒沙,加在一起變一座山〉貢寮反核無奈現況、2010年〈向努客先生的那根燃料棒說NO!〉核四圍場行動、2011年〈1911cc的重量?〉430向日葵廢核遊行、〈核災後三個月:全球串聯反核 vs. 台灣立院擁核〉福島核災後全球反核浪潮、2012年〈分裂的島嶼〉311告別核電遊行與〈0.29G的震撼〉核二廠螺栓斷裂。這一次,想要談所有人都知道的,燃料棒的故事。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POTS]: 不與吉他搖滾靠攏的樂隊

[POTS]
破週報 POTS Weekly ..The Voice of Generation Next..
不與吉他搖滾靠攏的樂隊
Mar 14th 2013, 10:06

文/boyethAn

藝人:Flamingods
專輯:Sun
發行:Art Is Hard

本島流行音樂經過數十年的變革汰換之後、仍難逃脫對K歌的集體陶醉,即使套用於所謂「西洋」音樂,其仰賴的仍是歌唱領銜、對於共同記憶的百般依存,日漸將「唱歌」反應個人情緒、時態與真正的音樂製作區隔開來;我們常聽到有人討論歌詞寫了什麼、歌手唱了做了什麼、高談闊論,卻無人在意「唱片」製作本身如此繁瑣、耗費人力心力的過程。即使你家中果真收藏了一張《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多半只是人云亦云的結果。

閱讀全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